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|我家那九名党员
审核:朱可依 撰稿:郝震媛 编辑:杜玉 武 岳 日期:2025-05-13
我家有九位党员,虽然各有各的性格,但却有着同样的信仰。前八位党员的党徽在家庭群里熠熠生辉,而我在建党百年那天领到的第九枚,正隔着衬衫贴在心口。
入党的那天,姥爷在家庭群里发起了“重温入党初心”的线上会议。姥爷、父亲、母亲、小姨依次发言,谈他们入党时的感受。
姥爷第一个发言:“我是1975年入党,那会儿我们经常唱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。每每唱起这首歌,更加坚定了我加入这样一个伟大政党的决心。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,为新中国多做点事,那便是至高无上的荣耀。”姥爷入党40年了,他常说:“党员不是荣誉,是责任。”这话他说了一辈子,也做了一辈子。退休后,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,钻研绘画。我偷看过他的绘画本,本面工整得像是印刷上去一般,每一页右下角都标注了日期。八十多岁的人,倒像个刚入学的小学生。
父亲说起当年入党时,他曾坚定地认为一定是自己足够优秀才会被推荐。但入党之后逐步发现依然离党员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,于是总提醒自己党员是模范、优秀的代表,要做好随时为共产主义牺牲的准备!父亲说:“当党支部同意我入党那一刻是很兴奋的,觉得组织认可我,我就一定要成为模范,之后的两年里我也实现了成为电厂年度先进工作者的目标!”他说,“回首走过的路,正是因为有组织,个人才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。”
“我非常敬仰共产党,在宣誓那一刻有一种冲动就是要冲锋在前,不惜为党牺牲一切。”听完父亲的诉说,母亲不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,像一根钢筋一样,牢牢地钉住心中的信念。
小姨这个时候也加入了发言:“我大二时提交了入党申请书,当时作为学生会主席,觉得理应要入党。直到宣誓的时候,那种激动和荣耀感让我至今难忘。现在很庆幸自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党的荣辱与共有我,党的繁荣昌盛有我,党的河清海晏有我,这种骄傲伴随一生。”
家人的话让我陷入了回忆,七岁时,我偷用零花钱买了并不需要的东西,姥爷便用戒尺压着泛黄的家训,告诫我要“勤俭节约”;十二岁时,我学习懈怠,贪图玩乐,在大年三十的晚上,母亲严厉地教训我,并督促我改正练习本上的每一道错题……有一次,我终于忍不住向母亲抱怨,家教过于严苛,没有享受过任何的宠爱。母亲听完笑说:“红军过草地时,炊事班长把最后的青稞面缝进棉衣;焦裕禄顶着肝痛拿钢笔顶住藤椅……你说说,这些人向谁讨过半分宠爱?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到今天,享受过谁的宠爱?是磨砺铸就了他们坚定的自信!”
幼小的我当时还不能读懂这些话背后的含义,但母亲的话音扎实而坚定,让我久久不能忘怀。直到今天我才读懂,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与使命,也开始理解他们“不近人情”背后的用意。正是他们的坚守铸成了一枚亮闪闪的家徽,造就了共产党人坚实的脊梁。他们用百年大党的风骨当戒尺,把红色基因熬成治家格言,好让我们这些幼苗长成时,每圈年轮里都藏着向阳而生的倔强。